面对繁杂的工作和高昂的生活成本,“独一代”在心理上并没有准备好为人父母
原题:生而不养
有两位相熟的朋友,她们一位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位出生于80年代末,都在去年7月产下了自己的千金。沉浸于做母亲的喜悦之余,“谁来带孩子”这个问题也同时摆到了她们面前。
截然不同的养儿态度
“80头”住在父母家休养,虽说爸妈可以帮把手,但照顾婴儿却仍旧坚持亲力亲为。她算了一笔账,奶粉和尿布一个月支出800元左右,是目前最大的消耗品。女儿穿的衣服由祖母缝制,几乎不用购买。把所有的必要支出加在一起,孩子1个月的抚养成本是2000块钱左右,由夫妻两人共同承担。
而“80尾”则颇为潇洒,孩子自落地起,有经验的“月嫂”就已入住家中,包揽了“坐月子”期间的大小事务。新妈妈只需要躺在床上静养并负责喂奶就可以了。在抚养费方面,高级“月嫂”的工资是每月6000元,在其他所需费用上按照前者的支出比例来算,“八零尾”妈妈的每月育儿成本接近万元。对于尚未有足够经济收入的年轻夫妻来说,这笔育儿费用由双方父母主动买单。
对于孩子的将来,“八零头”正在考虑是否应该换个清闲点的工作以便照顾孩子,年轻的“八零尾”在这个问题上却没有任何顾虑。她说,现在丈夫在日本准备研究生考试,自己在今年年底也会过去继续深造和发展。在这段时间内,祖父母会在国内帮忙照管孩子直到小学毕业,之后再把她送回父母身边。这样看来,这个孩子想要与自己的亲生父母相伴,恐怕是不太容易了。
以上这两个例子或许比较极端,然而随着“80后”的独生子女纷纷进入婚育期,“生而不养”这一现象,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这批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现的第一代独生子女,被称为“独一代”,大部分由“80后”组成。他们的父母普遍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于如何教育家中的“独苗”问题,全靠在摸索中找答案。也许是这种背景使然,“80后独苗”中的大部分人是以“被动式”开始自己人生的。成年后他们继续“被恋爱”、“被结婚”。如今,“被生育”又成为了他们生活中避不开的主旋律。
“被生育”的独苗一代
这种现象究竟有多普遍呢?记者从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了解到,去年11月大约有700多位准妈妈在这家医院生产,其中25岁左右的年轻产妇大约占其中的40%到45%。在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杨浦分院,这个比例也在30%左右。
这种“被动式”正在不断地复制和重演——被过分呵护的独生子女在20多年岁月中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相应的,父母也已经习惯了被子女依赖。这种关系格局一旦需要打破,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件颇为痛苦的事,所以许多人选择了将其延长,再延长。
比如毕业找工作,父母张罗着帮孩子进自己的公司或是进有熟人的单位,如此这般才会觉得他们可以少吃亏。而孩子则认为,父母找的工作稳定而有保障,苦活累活轮不到自己干。又比如孩子的婚房要离父母家近一点,最好是在同一小区,再不济也得来往交通方便。小夫妻婚后可以天天上父母家吃饭,自己家里绝少开灶。这样,年轻夫妻觉得省力又省钱,父母感到放心又不寂寞。
在子女生育这件事上也是同样,大包大揽的“宠溺”惯性使上一代父母把照顾孙辈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因此,人们时常会听到很多父母对子女说这样的话,“早点生个孩子给我们玩玩”。在这个语境中,除了父母想为子女分担一部分责任的感情因素之外,因为自己退休后无事可做感到生活空虚,从而寻求通过照顾孙辈作为一种生活替代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这种深层次的自我需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对于子女生育产生很高的期望。对“独一代”来说,面对繁杂的工作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在心理上并没有准备好为人父母的时候,便被双方家长和社会舆论“逼迫”生育。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一代”如今已经或正在成为父母。在心理上断奶,是这些“独一代”和他们的父母们都要面对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