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华商的冠军争夺战现在被炒得热火朝天,好像基金今年真是赚了不少钱,但是有谁关注过我们这些基民心中的苦呢?”电话那边,李女士的声音有些低沉,“从2007年年底进入,到现在3年过去了,我手中的一只基金目前仍然亏损超过50%,一半的本钱都没了!”
不比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从2008年初开始算起,截至本周四,单位净值跌幅超过40%的基金仍有13只。大摩基础行业混合排在跌幅榜首位,净值跌幅高达53.92%;宝盈旗下的两只基金泛沿海增长和鸿利收益,净值跌幅高达52.92%和41.53%;中欧新趋势跌幅达44.97%……
截止到日前,上述4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分别为0.576元、0.4927元、0.5893元和0.8498元,均是老字号的基金产品,净值却仍徘徊于面值之下。
3年亏损50%,这意味着当初投资的1万元,现在账面上的市值还剩5000元。素有“专家理财”的基金们,其巨亏背后究竟原因何在?
看看基金的投研团队,再看看11月中旬大跌中不少基金的表现,或许有助于我们从中看出一些端倪!
掌门频更迭业绩下滑不含糊
买1只基金持有3年,投资亏损却高达40%以上,投资者会是什么心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这些基金大多来自中小基金公司,而且基金经理配置极不稳定。
基金公司人事构架隐忧,仍然是基金净值最大的潜在威胁,在这一点上,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的问题要严峻得多,导致旗下基金业绩忽冷忽热,净值变化极不稳定,安全系数相对较低。
涨不上去 跌比谁都快
“涨不上去,跌得比谁都快,别的基金是一段时间不好,它是一直不好,基金经理还升迁,居然还发短信让我再买他们的基金,别害人了!”在某基金网的贴吧上,一位基民抱怨道。他买的这只基金,3年时间,在股市的牛熊轮回中,净值跌幅仍然超过了40%。
Wind统计显示,近3年时间(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9日),净值跌幅超过40%以上的基金有13只,除指数型基金外,有4只是偏股型基金,排在3年跌幅榜首位的是大摩基础行业混合,其净值跌幅高达53.92%,宝盈旗下的两只基金泛沿海增长和鸿利收益,净值跌幅分别为52.92%、41.53%,中欧新趋势跌幅达44.97%。截止到12月9日,上述4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分别为0.576元、0.4927元、0.5893元和0.8498元,均在1元以下。
数据显示,这4只基金在2008年那场股市暴跌中,净值随之暴跌,如大摩基金行业混合这一年的净值损失就高达66.42%,并且在随后2009年的牛市中,也未能很好地抓住上涨机遇。除宝盈泛沿海[0.50 1.18%]外,其余3只基金今年的业绩并未垫底,如大摩基础行业混合、宝盈鸿利收益[0.60 1.07%]今年以来还有正收益,但3年时间,专业的团队、专业的人才,打造出的却是此般让投资者无语的成绩,原因何在?
掌门频换隐忧
记者在翻看这4只基金的历史资料时发现,在基金业绩下滑的同时,基金经理的更换也非常频繁。资料显示,大摩基础行业混合自2004年3月26日成立以来,一共更换了5名基金经理。
宝盈旗下的泛沿海增长和鸿利收益更换基金经理同样频繁,泛沿海增长自2005年3月8日成立以来,更换了5名基金经理,而2002年10月8日成立的鸿利收益,迄今已更换了7名基金经理。平均算基本上是一年更换一次。
2007年1月29日成立的中欧新趋势,截止到现在已更换了3名基金经理,作为中欧旗下的首发基金,今年三季度末,其基金份额已从当初基金合同成立时的68.75亿份,锐减至20.78亿份。
其实,上述4只基金仅仅只是一个代表,对于众多中小基金公司来说,投研团队的变动都可谓相当频繁。
北京某基金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这些基金经理频繁更换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小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不稳定。”今年以来,大摩华鑫基金投资总监项志群离职、中海基金的投研中心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朱晓明,专户部投资总监等负责人先后离职,金鹰、东方等小基金公司也纷纷更换了投资总监,浦银安盛旗下各基金掌门人一个月内均发生变更;从投资业绩上看,人员变动频繁的绝大部分小基金公司,整体业绩表现均不佳。
在人员变动频繁的同时,投研实力上也出现软肋。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中欧基金内部包含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员在内不到15人,一位研究员覆盖的行业至少两个,多的高达4个以上。大摩华鑫基金也是如此,包含基金经理在内的投研团队仅有10余人,行业研究员中,有大部分还属于助理研究员;万家基金投研团队也在20余人左右。
人员导致风格频换
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为何会导致基金业绩的不稳定呢?
一基金人士对记者说道:“基金经理的频繁更换,肯定会影响其管理的基金业绩,因为就算基金经理们对市场判断、投资理念和方法趋同,但具体到操作上每个人是有差异的,而基金经理是有决策权利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一些基金持仓频繁变动,组合经常更换,对基金的净值增长和投资回报并不是很有利。”
以中欧新趋势为例,其在今年9月初更换了基金经理,根据其发布的半年报、三季报显示,前十大重仓股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今年6月底,中欧新趋势重仓持有的泛周期行业个股,如招商银行[13.15 1.15%]、中国平安[60.90 2.92%]和大同煤业[20.79 1.37%]等,到了9月底,已不在其前十大重仓股之列,取而代之的是大消费类个股,如五粮液[37.45 0.38%]、泸州老窖[40.83 0.69%]、贵州茅台[197.72 1.26%]、青岛啤酒[35.94 0.87%]、苏宁电器[14.17 1.58%]和一汽轿车[17.00 0.65%]等。
但10月发起的一轮强劲反弹,让金融、煤炭等泛周期类行业个股成为领涨先锋,中欧新趋势在三季度的换股,至少是踏空了这波行情。
投研团队实力弱 业绩暴涨暴跌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三年亏损超过40%的原因包括基金经理频频更换、遭遇熊股阻击、在二级市场上的追涨杀跌等,但记者发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员变动过大,以及投研团队的实力不强。
业绩暴涨暴跌
事实上,中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业绩昙花一现的案例比比皆是。业内一资深基金人士认为:“投研实力对业绩影响是主要原因。”那么,基金公司的投研团队实力怎么显现?我们不妨以本轮下跌中中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的表现来说明这个问题。
在11月12日前,东吴旗下所有的偏股型基金(6只)今年的表现都非常抢眼,但自11月12日到12月1日,东吴旗下的行业轮动基金,净值猛烈下跌了12.94%,跌幅排在所有基金第10位。而在此之前(2010年1月4日至11月11日),该只基金年内净值涨幅高达33%,在所有基金中排名第三,排在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是华商盛世成长[2.42 0.96%]和华夏策略精选[2.53 0.84%]。
短短14个交易日,东吴行业轮动[1.15 1.62%]的净值收益就已跌去一大部分,而同期华商盛世成长净值仅微跌0.01%,华夏策略精选净值下跌2.14%。另外,还有如益民红利成长[0.62 1.36%]在14个交易日中,净值也跌去了10.60%,而在此之前,其表现得较为抗跌,年内净值跌幅仅3.16%。
中小基金的投研困局
为什么大盘这波下跌,这些中小基金的净值跌得更厉害?
东吴行业轮动[1.15 1.62%]三季度报告显示出,其前十大重仓股自今年二季度以来,基本上没有变化,主要以石化、有色等行业股票为主,如包钢稀土[68.95 3.23%]、丹化科技[16.66 0.24%]等,三季度末,东吴行业轮动股票仓位为77.62%,根据海通证券[10.34 1.17%]的仓位测算,截止到12月2日,股票仓位为86.15%,若不考虑期间申购、赎回对基金规模的影响,东吴行业轮动较三季度末增仓近10%。
而对于益民基金,一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公司高管离职的传闻导致了公司整体的动荡和不稳定,也是益民旗下基金今年业绩均表现差的主要原因。中小基金公司旗下基金规模都不大,个股对基金业绩的影响较为明显,买对一只股票,业绩往往会一飞冲天,同样也会因为一只个股的暴跌而遭受重挫。也就是业绩偶尔能冒尖,但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业绩总体不稳定。”
北京某规模中上的基金公司营销总监告诉记者,投研实力弱体现在业绩上就是后劲不足。Wind资讯统计显示,从这几年基金净值变化来看,大摩基础行业混合2007年净值涨幅超过130%,但很快在2008年净值暴跌66.42%,排在当年所有基金跌幅榜前列,今年表现较为抗跌;宝盈旗下的泛沿海和鸿利收益,同样也是在牛熊市中充当暴涨暴跌的角色,但令投资者伤心的是,该只基金暴跌过后却毫无起色,宝盈泛沿海[0.50 1.18%]在今年的业绩继续垫底。
上述营销总监告诉记者:“不难看出,对于小基金公司而言,有的虽然一时押对了宝,但对于市场发展的动态变化把握是不够的,所以一时的爆发后,对于未来热点的把握和准备不足,也就容易很快跌下‘神坛’。”
投研实力的强或弱,反映出来的自然是业绩的好或坏,有时这种好的程度甚至令业界都颇感意外。华商盛世成长[2.42 0.96%]就是一个靠稳定的投研团队来实现业绩快速增长的例子,近两年其优异的表现让市场侧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