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生活久了的人,很少不被当地特有的“卡车文化”所打动:五彩缤纷的卡车彩绘艺术,惊险刺激的卡车会展、卡车拉力赛、卡车过障碍比赛,以及卡车司机们的爽朗健谈、乐于助人,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与之相比,中国的“卡车文化”似乎如中国卡车的涂装一般,显得单调乏味。仿佛在中国,“卡车”和“文化”是风马牛不相及一般。
有人说,中国卡车司机受教育程度低,生活压力大,劳动强度高,因此“文化”与他们无缘,这难以自圆其说。在北美,许多卡车司机文化程度并不比中国司机高多少;那些重卡吨位、体积巨大,合同限时远比中国苛刻。应该说,论教育水平、劳动强度、社会地位,中美卡车司机会有落差,但并不大。那么,何以“卡车文化”的差异却判若云泥?
首先,卡车与卡车不同。文化说到底,其实就是生活、工作的提炼和升华。在牛耕、马耕时代,人们热爱自己的牛、马,“大牲畜文化”也应运而生,所以会有牛仔节、奔牛节、赛马竞技等等文化活动。对于北美人而言,家用小型卡车是中产阶级的“标配”,卡车就是他们的当代牛马。相对于人口稠密的中国,北美农村多是一家一户可管几十公顷田地,不论农牧,开一辆轻卡出巡,带足工具和材料,是最寻常、也最方便的作业形式。由于朝夕相处,人们自然想把它打扮得靓丽一些,让它参加各种竞技,这和昔日牛仔骑士炫耀马匹、骑术,道理是一样的。与之相比,中国卡车在城市化进程开始后,成了都市的边缘儿,大卡车、尤其是敞篷卡车被当做污染源和有碍城市观瞻的事物,远远“请”到了环线以外的郊区、郊县。在这样“贫瘠”的土壤上,如何能产生丰富的“卡车文化”?
其次,文化需要载体和氛围。在北美,交通规则虽然严格,但不论大路小路,关卡、收费站之类的障碍很少看到,纵横路网畅通无阻,司机们可以把更多精力专注于开车行路,也有更多的闲暇和更好的心情去“文化”一把;反观中国,不少高速公路甚至最简陋的土路,都存在层层设卡,拉长途载货的卡车,成了人人可咬一口的大肥肉,司机们穷于应付,能有多少心思搞 “卡车文化”?
其实,中国并非没有属于自己的“卡车文化”。在几十年前,卡车还是宝贝的时代,我们有“五十岁的老司机笑脸扬”的歌谣,有雷锋精神;在川藏线、滇藏线上,“多带一根绳子”,以便救助遇险车辆,成为许多卡车司机约定俗成的习惯……这些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卡车文化”,但只在个别年代和地区的土壤中出现,整个中国现代社会孕育“卡车文化”的土壤并不肥沃。
一个走向现代化、建设汽车社会的国家,不可能离得了卡车,也要有属于自己的“卡车文化”。不过,要孕育“卡车文化”,惟有先培育肥沃的“土壤”,假以时日,才能让“卡车文化”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