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中国结婚率逐年走低 离婚率连续上升 结,还是不结?民政部的统计显示,这一数据在不同地区有明显的差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一中国传统理念正悄然发生变化。 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其中结婚率最低的5个省市分别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东,其结婚率分别为:0.45%、0.61%、0.61%、0.62%、0.63%。相比之下,结婚率最高的5个省份分别为贵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结婚率均在0.91%以上,而这些地区人均GDP都相对较低。结婚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反的走向。 民政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普遍较低。如果与5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的高位428.2万对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经下降了29.54%。 政府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国内新婚人数下降6.7%至1140万人,这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第三年下降。与此同时,自2012年以来,离婚率连续上升,2016年增长8%至4.16亿。 单身原因>> 年轻人:恋爱都顾不上谈,怎么结婚? 在北京从事审计工作的于贤表示,大城市节奏快,竞争激烈,“审计行业加班出差是常态,没有时间约会,也没有时间相亲”,恋爱都顾不上谈,怎么可能结婚?这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面临的窘境。即使是有稳定恋情的年轻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轻易“谈婚论嫁”。上海白领徐珊直言,“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结婚后又必然会考虑生子和育儿的支出”,从个人到家庭的转变并非易事。 经济发达地区房价相对高昂,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年轻人步入婚姻的步伐。于贤直言:“没有房子,丈母娘肯定不愿意,住在合租房里也有诸多不便。但是像北京这样的高房价,35岁前难以买得起。” 此外,很多都市适婚青年表示“宁缺毋滥”,不着急结婚。在南京工作的陆子夫,有房有车有时间,但他仍表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情,还是要找到三观一致,能进行深层次沟通的人,年龄不是决定性因素”。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代际间的婚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社会包容度也在提高,婚姻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有分析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受适婚年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的影响,结婚率仍可能持续走低。 城市化进程是推手 经济发达地区尤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表示,适婚人口数量下降,婚龄推迟和高速发展的城市化是自2013年以来我国结婚人数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婚龄推迟成为当前结婚人数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江苏省发布的婚姻大数据显示,近5年来,江苏人平均结婚年龄每年大约增长1岁。上海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市女性平均结婚年龄26.51岁,到了2014年达到28.14岁。这一变化在王洁的意料之中,在北京读博的她说:“班里的同学都二十七八岁了,除了两个工作后重回学校读书的同学,毕业前大家都没有结婚的打算。” 翟振武分析,现在我国成年人口近一半会接受高等教育,进入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上升,相应的年轻人独立、工作和成家的年龄也会推后。早些年,年轻人到了二十三四岁,很多就结婚了。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可能本科毕业就已经23岁了,结婚的年龄必然会不断推后。相当一部分适婚年龄的人并没有结婚,也使得结婚人数偏低。 外媒:中国单身男性不会打扮缺乏自信脱单难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中国适婚女性在单身派对和两性交往能力的培养上比中国男性要积极和主动。而中国学校和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使得成年单身男性“缺乏自信”,表现在约会中“做得不够”和“不会打扮”等。 陈丹婷是上海的一位派对活动组织者,她认为造成中国适婚男生 “不会打扮”和“做得不够”的原因,与家庭教育有关。她说,我们这代人,父母只是要求成绩好。加之念书时候,不准早恋。“所以在约会技巧上,中国男生要比外国男生差了好多年。” 但在婚恋态度上,陈丹婷较积极地评价中国男生比较务实。他们会想往长远的方向看,朝着婚姻走。但“太务实的话可能也会让女生觉得不太有意思。”她举自己朋友的经历,第一次同对方约会就谈房价、结婚等话题。她说:“这一点,在外国人看来,太匪夷所思了。 除开中国教育对学生情商和交际能力上的培养缺失,中国家庭的教育也难辞其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生活和异性关系是极端保守的一种状态,学生时代打压和禁止早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