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明光 于 2017-9-17 03:56 编辑
时代需要,圣人出世。从而众生有了方向和指南。然而圣人时代距我们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所传承的圣人文化,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已是面目全非。在现实中充斥着许多不切实际、经不起检验的观点,并且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误导性和危害性。
比如:空是佛、道修行的最高境界;不分别就是佛,就是道;有人认为自然的境界最高,因此倡导顺其自然;念经、念佛、忏悔可以消除罪业;念经、诵咒可以超度去世亲友;印经、建庙、吃素、放生、给佛像贴金等功德无量或最大;说僧是非罪过大;烦恼只要接纳、不去理会,自然就没有了;开天眼可以见到本性;生肖决定命运;忍辱的力量最大;闭嘴是最高修行;以德报怨;有钱就有面子、有自信;宁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识时务者为俊杰等等,类似观点还有很多,不一一例举。
其中,空是佛道修行的最高境界。这个观点很具有代表性,并且具有很强的误导性和极大危害性,所以本文将针对此观点先行加以剖析、驳斥。
这种观点认为:事物起始是空,最后归于空,中间是过程。现实中,学佛者追求无念、无欲;修道者倡导身心俱无,追求清静无为。修行就是研究如何能空的问题。而不是积极作为,在利益社会大众的过程中体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不是典型的不作为吗!如果这也叫境界,难不成痴呆的植物人、甚或石头都比正常人更有境界。这不由得会使人联想到一个词:脑残。按照这个理念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越是残疾,境界越高;完全残疾,境界最高。多么荒唐而可笑的论调!如此以来,我们不是正中下怀而成为名符其实的东亚病夫了吗!这绝不是鲁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希望看到的结果。
然而事实恰好相反,人来到世上恰恰需要有所作为,不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历史上著名的四大菩萨,哪一个不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成就的。真正的修行人要勇于走入红尘,在利益大众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否则既不能体现作用和价值,心地又不能得到提纯和净化,如何成就圣贤之果呢?!
几千年来的人类历史证明:只有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与怀念。尤其是为大众指明了前进方向的圣贤,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因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完整通透的优秀思想,以及解决人类自身问题的伟大智慧,并表现出诸多优良品行,所以才为后人广泛纪念和传扬。相反碌碌无为、危害人类者将为人所不齿。
人做事都会有不同的目的,不论什么目的都是念。所以做为人不能没有念,而且时刻需要正念(正确态度)的指导;也不能没有欲,因为欲望是实现内心需要的动力。如果强行禁止,就等于把内心的通道封死,不顾内心感受是典型的迷失表现。这样就会使内心状况恶化,生命因此而退化。
如果说空是最高境界,那么按照这种观点衡量,诸圣贤都没有达到。因为诸圣贤都没有空,他们救度众生的愿望一直都在。诸圣贤正因为有救助众生的愿望,所以才能在一如既往的利益大众过程中成就圣贤果位。比如:地藏菩萨就是以大愿著称。他的誓愿:“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多么坚定而伟大!地藏菩萨的大悲心,很值得后人学习。
一个生命要真正解脱,不仅需要正确理念和正确态度,同时还需要时间和过程。没有坚持不懈的辛勤付出,没有体现作用和价值,就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从农民种地的过程来看,就可知过程有多么重要。种子从春天播下的那一刻开始,经过整个夏天,直到秋天收获果实,一刻也没有停止耕作管理。即便如此还有欠收和不收的情况发生。一粒种子的成长过程昭示了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会更艰难和复杂。而这种观点却要求无念无欲,这就像农民把种子播下后就不管一样。不精心管理,却坐等收成,还美其名曰:清净无为。如此放任,而且严重不负责任,还被称为最高境界。真是滑稽可笑!
自古有云: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就是在说明真正解脱不是易事,更不是一朝一夕。得道、成佛是一个生命的真正成功,而且是真正彻底的解脱。哪有不做不想、无所事事就能成就,这不是严重违背公平公正法则的不劳而获吗!
不仅如此,这个理念本身自相矛盾。
人活着不可能无念无欲,因为追求空、求解脱本身就是念、就是欲,所以这个理念本身就自相矛盾。
这个理念说:空是最高境界。那么请问:慈悲、责任、思想、智慧等,对于圣人来说是有是无?如果说有,就说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如果说没有,又是对圣人的否定。作为圣人,如果既没有慈悲与责任,也没有解脱的智慧,那么凭什么称之为圣人呢?如果没有解脱的智慧,又如何能解脱呢?所以说这个理念自相矛盾,无论如何都不能自圆其说。
这个理念有失公正。
起始是空,最后归于空,中间是过程。至于如何把握在所不谈,做与不做都一样,做好做坏都一样,这样则有失公正,没有公理可言。
这个理念剥夺了生命自主权。
起始、结果都是空,中间是过程。无论如何最终结果都一样,众生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样无形中剥夺了生命的自主选择权。没有自主的生命,何谈解脱!
这个理念严重违背规律和事实。
由空开始又归于空,这个空不论是因、还是果,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由因到因,或由果到果。由因到因,种子还是种子,则没有意义;由果到果,则不符合逻辑。因为成果只属于那个成功的生命,而不属于其他生命。如果把成功生命比喻为母体,那么母体赋予子女的则是种子。因为只有成熟的果实才能成为种子。由种子开始,再到果实,这样才符合规律、符合事实。
这个理念危害性极大。
起始是空,结果还是空,中间只是过程。既然最终结果都一样,可以名正言顺地追求享受,何必自讨苦吃呢?至于善恶、正邪,美丑等都无所谓,也无须规范和约束。既可以消极、无所作为,也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如此严重误导,简直就是犯罪!
只追求空,而不追求实质内涵,所以只要表面形式就够了。当下宗教界严重的形式主义并且非常盛行,不能不说与这种理念有关。
这个理念会使人思维退化、智力下降。追求无念无欲,就会抑制大脑思维功能的发挥,从而扼杀人的好奇心、批判思维、以及求证精神。结果会使人思维退化、智力下降。
既然倡导无念无欲,所以是与非,善与恶等等都不需要考虑和辨别。这样就会使人逐渐失去辨别能力,以至于根本就不去辨别。这就为邪知邪见提供了温床;为歪理邪说创造了机会。如果有人自称是佛,而且是最大的佛,并且在极力宣扬邪知邪见。怎么办?是信,还是不信?如果不加辨别地盲目相信,后果将非常严重。到目前为止,FL功的一些顽固分子仍然魔症般在对抗和报复,就是很好证明。尤其是在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当下,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否则悲剧重演,局势将很难把控。历史教训可谓深刻而惨重,以史为镜,防患于未然,才是明知之举。
这个理念的致命危害是中断众生的进化之路。因为这种理念的严重误导,会使人执迷于虚空,盲目追求虚无。进而不思进取,不求实证,误入歧途而不知,从而中断进化之路,这是真正的杀生!!!虽有向上之心,却走了向下的路。既可悲,又可惜。
丢掉事物的主宰是这个理念的致命缺陷。
说空是佛道修行的最高境界,既然说境界,就是在揭示事物本质。然而事物需要主宰,如果没有主宰,那么存在就失去意义。恰恰这个理念没有谈及主宰,而生命观又是一个文化的主体与核心,缺失生命观将是一个文化的致命缺陷。
那么什么是主宰呢?“我”就是主宰。然而“我”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去看待。因为事物存在有领域和层次之分,不同领域和层面都需要有主宰,只是地位和作用不同。所以要站在根本层面认识主宰,才不至于主次颠倒,迷失于现象之中。
如果简单倡导无我,就会丢失处于核心地位的主宰。只谈空,而不谈主宰,恰恰是当下佛教理论的致命缺陷,也是很多修佛者的重大误区。
当下的宗教没有对空有实质性阐述。所以在此有必要说说空,否则有空谈之嫌。
空——既可以从实质内涵上来说,也可以从认识态度上来说。本文仅从本质上来说空。
空:是一种蕴涵无限可能的存在状态,佛家称为法身,道家则为道种。只有把其中蕴涵的可能变成现实,才能真正受用。而只强调回归于空寂,则没有实际意义。比如:网络虚拟世界,在未被发现之前,它就存在,但不起作用。一旦被人类开发利用,它的作用才表现出来。但是即使发现了也不能马上起用,还需要一些必要的辅助条件。比如:软件、硬件、线路、以及电力等等因素共同作用,才能使网络造福人类。空也是如此,虽然蕴涵着一切可能,但绝不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来什么,那么简单容易!而是需要不断创造,才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即使存在,也不起作用。(还可参考:弦理论、以及宇宙爆炸学说。)
真正的文化不仅谈主宰,还要谈“有”,而且还要大谈、特谈和彻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生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以及生命的本质,做到有效掌控和把握。
生命进化过程,就是不断创造的过程。只有创造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创造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创造才能实现生命的进化与升华。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并享受创造成果。而只谈空,则没有实际意义,到头来只能是一场空。
所以说:空是佛道修行的最高境界是经不起检验的谬论,并具有很强误导性和极大危害性,应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