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家住海边的朋友说,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去赶海,是件多么有趣的事。
夕阳下,父母牵着孩子,在海风徐徐中漫步到海边,脱了鞋,淌进海水里。孩子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很多朋友都感叹,可惜现在在国内,干净的海滩已经少见,海里的东西也因为污染或过度打捞而少有了。
新移民来美国的客人朋友林先生一家,去年夏天来的美国,把家安在了纽约长岛,他们很快就很适应美国生活,朋友越来越多,生活有滋有味,如鱼得水。
林先生现在遥控指挥他在北京的公司,闲暇时就在社区学校学英语,每年学费35美元到75美元,见前面博文:在美国上英语补习班的见闻 学校里有很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同学,也因此认识了来自青岛的同学王姐。
在王姐的带头下,他们一家到纽约踢脚石公园的海边赶海,我也看得很兴奋,以下来自林先生的朋友圈内容,以林先生的第一人称视角,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有趣的经历:
上午10点同学王姐打电话来,要带我们和同学王叔叔去海边的踢脚石公园,我开心的背上相机就下楼了,他俩笑话我们像去旅游一样,他们却全副武装,带着桶和橡胶手套,原来是要去赶海。
其实我们离海边很近。我们通过海龟出行平台联系到当地的司导为我们提供包车服务(微信:turtle-us),司机人很好,很nice,开车的路上常跟我们聊些有趣的话题。车只开了几分钟,就到海边了。没想到我们离海边原来那么近。
海边海鸥成群,海滩上密密麻麻全是海红和牡蛎,王叔叔说这都是这些肥肥的海鸥的食物。海边的海鸥也像街边的鸟儿一样不怎么怕人,正好弥补了我镜头焦距的不足,兴奋的我一直在不停的按动快门。浅蓝的天、深蓝的海、翱翔的白色海鸥,好一副亮丽的美景!
王叔叔也是哈尔滨人,不熟悉海产品,第一次来的时候只认识海红,后来看到海鸥专捡白色的吃,才研究明白这就是家乡很贵的号称对男人大补的牡蛎、生蚝,于是他也只捡牡蛎了。
王姐家在青岛,她说她有30年都没有去赶过海了,港口开发、旅游人流、工业和船舶燃油污染已经叫青岛找不到有这么洁净肥美的海滩了。捡牡蛎的时候,王叔叔接到又一个同学的电话,商量去哪玩的事,我在一旁喊:“人少、海鲜多、速来!”
老婆说你们班同学真好啊,王姐笑着说我们班同学会生活,你们班同学学习好。不到一小时,我们就回来了,我忙着拍照捡的不多,王叔叔把他的给了我们大半。
回家一洗发现一家人至少也得吃三顿才能吃完。上锅一蒸,第一次吃这么新鲜的牡蛎,太香了!有图为证!下次尝试尝试别的做法。
儿子和媳妇都没吃太多,基本上都是被我一个人干掉的。你们谁要是来我家,记得先学学我喜欢吃的碳烧生蚝怎么做噢。新鲜肥美的生蚝管够,附赠美丽的海边一游!而且吃不了你必须打包带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