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博鳌是一个什么场子,“国家磁场”是最好的描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家吸引力在博鳌15年的发展中得到印证,从2001年开始,中国政府把博鳌打造成了全球最有人气吸引力的村庄。上午开幕式上,卡塔尔首相阿勒萨妮就赞叹道,今年的博鳌已超过达沃斯了。
“官再大,在北京都变小了。”过去流行的这句话,现在应该把后面的地名换成“博鳌”啦。15位国家元首、200多位世界500强老总,在博鳌主会区,迎面走来一个人,内心常打着嘀咕,咦,他不是那个那个谁嘛?她不是那谁谁啊?许多如雷贯耳的名字在脑海中不停地打转,眼前应接不暇,这是我今年参加博鳌论坛的第一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会务有多少瑕疵,参会者也只能忍着。28日上午,一位欧洲来的著名学者进不去主会场,听不了开幕式习大大的发言。刚好遇上我,总算找到发泄的中国对象,大喊:“太差的会务啦!我准备现在就回去!”我帮忙找相关秘书处人员,解释他有多么重要,是否可通容进场。 博鳌的工作人员只能耸耸说:唉,真的没办法,今年来的重要人物太多啦。下午,在王毅外长的主讲场合,再遇到这位欧洲学者,他笑脸相迎。没听成开幕式,不过,气似乎已消了。所以,要问博鳌是一个什么场子,“国家磁场”是最好的描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家吸引力在博鳌15年的发展中得到的应证。 从2001年开始,中国政府把博鳌打造成了全球最有人气吸引力的村庄。上午开幕式上,卡塔尔首相阿勒萨妮就赞叹道,今年的博鳌已超过达沃斯了。老实说,我觉得,这话有一些溢美之词。相较达沃斯,博鳌还需要有更多的历史底蕴、更多的标志性事件、更重要的软实力外溢现象。不过,在这一点上,博鳌论坛似乎也开始注意到了。 上午习大大刚发完主旨发言,下午被称为“一带一路规划方案”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就公布。官方对于博鳌的“特殊厚爱”可见一斑。要知道,三天前,在北京举办“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层次也相当高。从这个角度看,博鳌还是一个“外交场”,是中国发挥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世界不得不倾听在博鳌的任何声音。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集中发声的威力,的确不得小觑。上午14个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集中发声,总结一句的外交辞令,就是中国发展很快,我们愿意与中国合作。说的调侃一点,就是“中国土豪,我们交朋友吧”。 投资、融资、贸易、合作,是这个场子的关键词。或许这本身还是一个“名利场”,在餐厅、在走廊,我不至一次看见青年精英向那些大投资家兜售着商业理念、创新想法,到处都换名片的人。这个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时代,冲着名利去,不是不可怕的事;怕的就是,没有条件为下一代有想法的青年人、有能力的青年人创造一个足够创造更大名利的空间。博鳌,的确是中国未来有希望、有魅力的一个折射。 无论是国家磁场,还是外交场、名利场,博鳌都还不算大,体现出现的力量还需要再发散。在普通中国人的理念中,场子越大,说明号召力越强,本身就是实力的表现。当然,大的框架下,还需要更多的细节追求。希望未来的博鳌更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场子。 正如2015年的博鳌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而习大大的半小时演讲主旨也是总结亚洲的奋斗历史,描述亚洲的激情现在,更是勾勒了充满信心的未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博鳌的辉煌历史或许才刚刚开始。作为中国的一名普通参会者,除了祝福和善意的建议,还有什么更能代表我个人的期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