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心目中,女人哭着喊着要嫁给有房的男人,仿佛就是拜金的庸俗表现。但是,回过头来仔细想一想,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无数文艺作品中,爱情与婚姻插上了想像的翅膀,无论它的主人翁是富贵无边还是贫穷之极,总之只要有了爱情,任何物质的东西似乎已经变得可有可无,或者说,爱情和婚姻可以脱离物质基础而单独存在于天地之间。问题是文艺中的爱情只需要作家的想像力,而现实的爱情与婚姻却需要面包与房子的滋润,因为我们实在很难想像:如此饥肠辘辘的一对还有心情男欢女爱,而且要一辈子都这么干下去。
婚姻具备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古往今来,婚姻的精神属性早已被异化了,变得不需要任何前提就可以生死相守。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婚姻的精神状态的好坏其实决定于其物质基础。一旦两个人准备走入婚姻,便也意味着他们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与家庭责任,而这些责任完全是赤裸裸的、物质的而非精神的,它不能由爱情本身来完成,必须靠当事双方的经济基础来说话。
走入婚姻,你首先得有一个婚房,即使暂时没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应当有。房子,是幸福婚姻的保驾护航者。因为,只有拥有了它,你们的爱情也好,婚姻也好,才有一个完美的栖息地。拥有它,你便拥有了为你遮风挡雨的港湾,拥有了心灵的疲劳消除所。也只有拥有这样一个栖息地,你才可以承担婚姻本身带来的、无可避免的社会责任与婚姻附属品所需要消耗的婚姻基础经济实力,包括赡养老人与抚育后代。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走入婚姻,意味着成家立业,既然已经成“家”,那么“家”在何方?当走入婚姻的双方无力置业的时候,家便成了无本之木,如雨打浮萍,只能随波飘移。至少,我们婚姻的当事双方,都没有为婚姻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如果这样的贫穷婚姻一定要进行到底,可以想像,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社会,都会为这种以贫穷之绳捆绑起来的婚姻背上沉重的包袱:因为他们自己不能解决房子问题,所以必须由社会来解决。而他们自己,则因为长期的贫穷与需要社会的帮助而在精神上输人一筹。寄人篱下的生活与依靠社会的施舍而生存会让他们的爱情很受伤,甚至,贫穷的婚姻生活会扭曲他们所谓的坚定的爱情,他们的爱情之舟,最终会在茫茫人生之海中迷失方向。
有人唱道:“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是的,一个人不帅,却可以用温柔来弥补对方与升华爱情,但是,爱情里没有面包为养料,爱情之花迟早会枯萎会凋谢。婚姻里没有房子,就好像呼吸中没有空气一样啊,贫穷捆绑的爱情与婚姻真的很悲。
所以,我们也许真的不能怪那些未婚女性的势利,是她们坚持要求婚姻的对象首先要有一个房子,哪怕这个房子是按揭的。所以,如果你爱我,请给我一个房子,如果你要和我结婚,请给我一个房子。只有这样的房子,才能给我们婚姻保驾护航,“直挂云帆济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