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泰坦尼克拍摄的电影、写成的文学作品,也不知道更新了多少版。泰坦尼克已经成为现代人类记忆的一部分。然而,我们越是认真检视,越是感到一丝阴冷。
不管电影、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多么动人,也挡不住那些比冰海还冷的数据。泰坦尼克头等舱的乘客幸存率为63%,二等舱为43%,三等舱为25%。一些富人的无耻行径,更是令人发指。单方面否决设计人员的意见而消减救生艇数量的总监,自己先上了救生艇逃之夭夭。一位大款买通水手,绕开女士优先的原则和夫人一起跳上了救生艇。更有甚者,他们上去后救生艇上仅有五六位乘客,满载则是四十多位。他下令水手赶紧划走。出事后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当他们看到海面飘着的尸体是劳动者的模样时,就任其自然“海葬”。看到衣冠楚楚的富人,则马上打捞。
泰坦尼克代表着“镀金时代”的尾声。那时主宰世界的是“富人价值”:人在现世的成功及其地位,是其品格、美德的自然反映。
这套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并非仅仅是贪婪的包装。事实上,泰坦尼克上的绅士风范也能从数字中得到印证。在各国男性乘客中,英国乘客幸存率最低,说明“英国绅士”并非神话。尽管贫富之间幸存率有巨大的差别,但儿童和妇女死亡率还是低于男人。可见,那些兜里揣满了钱的绅士大款们,有许多还是遵守自己所标榜的规则。
但是,泰坦尼克的故事同时也揭示出,道德伦理虽然对人的行为有着极大的约束性,社会还是不应该在对人性最好的假设的基础上运作。光靠“绅士风度”,是挡不住许多人在生死关头投机取巧、搭便车的。在一个健康的社会,德操、品行、能力俱佳者,获得成功和地位乃在意料之中。社会对于他们应该抱以最为善意的期待。但是,在如何让他们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方面,仅仅靠这些善意的期待是不够的。还要仰仗必要的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