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振林 邮箱:bml689@gmail.com 第二节 小乘梵学阶段 这一节的内容重要有:第一,原始释教时期一、释教出生时的社会配景二、释教出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三、释教出生时的文化配景四、卖时的宗教状况五、佛陀的四十五年游行教化第二,部派释教时期一、上座部二、大众部属面就具体介绍。小乘梵学阶段分为两个时期,具体是:原始释教时期、部派释教时期。 第一,原始释教时期原始释教,也就是早期释教,这一时期大抵从释迦牟尼创建释教至释迦牟尼圆寂后一百年左右,是释教的最初传播阶段。 一、释教出生时的社会配景卖时的社会情形相似中国的诸侯盘据。雄元前六世纪,佛陀出世前后,印度的国际形势,是十六大国、无数小国林立,互相征伐兼并,就象我国的战国时期(雄元前六世纪,也正是我国东周的战国时期)。兵祸连连,生灵涂炭,社会动荡担忧。森严的四姓制度,政治位置的不平等,经济分派的不平均,首陀罗种姓的贱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涯。(一)、印度人的种姓制度。印度人的四种种姓制度,就形成了传统的四种阶级,大要如下: 1、婆罗门:为世袭而职司祭祀的专业僧侣,是宗教文化教诲的中心,位居上品,受人尊敬,为精神及思想引导的高阶层。举凡军国政治,也都为其所左右。 2、刹帝利:即王侯武士,集军政权于一族,为世袭的统治者。 3、吠舍:为从事农工商的平民阶级。 4、首陀罗:为位置卑下、生涯艰难的世奴贱民。上述古印度的四种姓及阶级制度,一直牢不可破,经过三千多年以来,其观念的渣滓,还未完全泯灭。(二)、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阶层人的思想及人生进程。因为婆罗门阶级把持文化教诲,依据“四吠陀”经典而崇尚“神人”“神我”的思想,形成印度历史文化中心的“婆罗门教”,渐次普及影响到印度人三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等三阶层的思想意识,始终倾向于出世的沙门(修道人)生涯。他们思想的人生进程,归纳综合的分为四个时期: 1、净行时期:即青少年时期的教诲生涯时期。他们达到一定年事(婆罗门门生,从八岁到十六岁之间。刹帝利的门生,从十一岁到二十岁之间。吠舍的门生,从十二岁到二十四岁之间),便出家就学,学习吠陀等学问。经过规定年限,便有十二年、二十四年等,期满学业造诣,便可回家还俗。 2、家居时期:也就是壮年的生涯时期,可以结婚生子,包袱家庭生涯,善尽一家之主的义务。 3、林栖时期:即是中年的栖隐山林,潜心修道的生涯时期。因在壮年时期,已经完成人生家居的义务,今后深隐高蹈,勤修苦行,学习种种禅定思维的办法,以求“神我”的升华。 4、豹隐时期:由中年的修行,进入衰老岁月,修行生涯,经告一段落,身心绝对净化,道果业已圆成,今后便避难山林,脱屣尘境,再不加入世事了。这种空想的人生,除了婆罗门自己的倡导和享受以外,其余刹帝利和吠舍两阶级,也可效法。但贱民阶级的首陀罗,却永远无法分享,这种宗教生涯,根本就被制止。因此,有了刹帝利的反感,逐渐不悦婆罗门所引导的思想旧规,他们脱颖而出,对付宗教、哲学、文化、教诲等等,都有新思潮的胀荡。从而寻究真谛世界的真谛,研求“神我”灵魂的究竟,乃至探究宇宙万象的泉源,以与婆罗门的传统精神互相抗衡。但婆罗门的位置依然耸立不动,婆罗门的思想,仍是深刻难变。 二、释教出生时的科技自然状况在释教出生的时期,是科技水平很低的封建社会。 三、释教出生时的文化配景(一)、印度早期的文化状况任何一个宗教的成长,一定有它的文化配景。释教的出生也不例外,在它之前的文化共阅历了三个时期具体是:《吠陀》时期、《净行书》时期、《奥义书》时期。 1、《吠陀》时期。约在雄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雅利安人之侵入印度。雅利安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然崇敬。那个时期的人们对付自然界有极大威力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水火昼夜等,不克懂得,认为各有神祗司理,他们礼拜诸神,颂赞诸神。所以,有许多想象力丰盛、文句漂亮的诗篇。这些赞歌由七个家族分辨保存下来,到后来有了祭祀的仪式,祭司们把古代赞歌加以汇集,应用到祭祀上,祈求子孙繁衍,家畜增殖,降雨丰产,战役胜利等等,这就是最陈旧的吠陀圣典,黎俱吠陀。吠陀:是梵文Veda的音译,是智识的意思。雅利安人称此为七戢所作,是天启的圣典。黎俱吠陀的完成,大抵以雄元前一千二百年为中心。今后的一两百年间,又有沙摩吠陀、夜柔吠陀的编集,最后又有阿达婆吠陀的浮现。阿达婆吠陀,是在该地者着达罗毗荼人间传播的降福、攘灾或咀咒仇人的咒语,为雅利安人吸收采取到祭典中,而取得第四吠陀的位置,四吠陀的完成,大抵是雄元前八百年间的事。这四吠陀的内容,大抵如下:(1)、黎俱吠陀:四吠陀中,黎俱吠陀是最原始的一种,这是雅利安人居住在五河地域的时候,诗人歌颂大自然的诗句,及招请诸神至祭祀场所的赞歌。这是在祭祀的时候,献给诸神的赞唱。(2)、沙摩吠陀:这是苏摩祭时所用的赞歌,由一千五百四十九颂所组成,分为二卷。多是预祝有年的赞歌。(3)、夜柔吠陀:这也是清为祭祀用的赞歌,它的出世较晚,约是雅利安人分开五河,移居阎牟那河拘罗地方的作品,它是由韵文与散文混杂而成的。(4)、阿达婆吠陀:阿达婆吠陀与前三者差异,前者是雄认的圣典,而此则全是个别招福攘灾、咀咒仇人的咒法,古代印度称前三吠陀为“三明”,视为三位一体,这些则是后来附加的。 2、《净行书》时期。时期渐次进取,《吠陀》的哲学理论,不克尽合人们的要求,于是才有《净行书》的兴起,促使婆罗门阶级而形成稳固的婆罗门教。《净行书》,包含万象,是印度原始宗教婆罗门教的哲学宝典。《净行书》的要义,大局部仍然继承《赞赏》的祭祀歌颂、祈福禳灾的方式。在它的宗教哲学方面,对付吠陀哲学中造化一切主神的原人论,加以演化,信仰一个造物主宰的神,它是梵我不二的。这个主神,即是‘梵’。梵,就是绝对清净至真的意思。人性的我,与梵我不二,相似于后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和其他宗教的神我合体的意思。后来这个大梵的宗教意识,与梵我不二的哲学,一直深植于印度哲学的思想之中,直到现在的印度教和瑜伽术等,他们的最高目的,还是企求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但由信仰《净行书》形成的婆罗门教,同时仍依循吠陀传统,崇敬自然宏大,采取下层阶级普遍敬奉的阿修罗、恶鬼、罗刹等神怪,一律加以尊敬。《净行书》与婆罗门教相比唯一的特色,就是加上宗教哲学的因果报应。众生业力流转生去世轮回,由于宿世差异善恶的种因,便有今生不同苦乐的果报。因此才有所谓“上天堂”与“下地狱”的说法,这就是业果报应的最初来源。 3、《奥义书》时期。初期奥义书的浮现,是雄元前七百年间的事。奥义书,音译优波尼沙陀,有“近侍”、“侍坐”的意思。意思是说:这是师徒近坐,所传达的机密教义。《奥义书》,是印度的宗教哲学,不是一个别和一个时期的作品,那是历时数百年,无数婆罗门学者思想结晶与知识分子和平民普遍的哲学总汇。近代学者研讨,总共有二百多种,后世所传播者通常说是一百零八种。以其文体、语法内容来区分,可分为三个时期:(1)、初期的奥义书。浮现在释教之前,约在雄元前七至六世纪间,全体是散文体裁。(2)、中期的奥义书。是雄元前四百年至二百年间的作品,其中以韵文为主,间有散文。(3)、后期奥义书。是雄元前二百年,至雄元后二百年的作品,也是以散文为主。《奥义书》的重要思想是:(1)、断定梵我不二无论在形而上的造化主的实质,与形而下的自我的实质,原来就是一个整体,世界万象,原来就与我同根所生。《净行书》的哲学,由肉体的性命说到心灵的性命,但到此为止,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奥义书》却把潜在身心内部的自我,分成五藏与四位。所谓四位,就是:醒位、梦位、熟眠位、去世位。所谓五藏,就是:食味所成我、赌气所成我、意识所成我、认识所成我、欢喜所成我。这个“欢喜所成我”,就是灵魂自我的至高无上,绝对快活的境界。总之,《奥义书》的梵我哲学,它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个别的小我,飘逸升华而归到大我的大梵里去,如百川汇海,全体宇宙、种种事物,无非就是一个大我的变革罢了。(2)、大梵化生万象这个世界的万象,包含天人动植飞走等生物,都是大梵的化生,它由地、水、火、风、空五大种子,化生卵、胎、热、湿、马、人、象,动植飞走等物类。好象大海扬起的海浪,幻化生出种种现象。它并无目的,只是游戏性地在变革,所以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只是一个梵我是实存的。从大梵生起世界万象的步骤,大抵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先由名色的我(可以说是抽象观念的主观作用),开展这个世界。第二,再有太初的我,生起欲望,由于欲望的想象,才流出水、火、地面等三大原素,做成人我。第三,由人我的化合,进入其他种种现象。第四,由我再造世界,才有海和风,性命和去世亡。梵我从性命类的顶门进入,做成人我。人我也就是“有情”的中心。所谓“有情”,包含很广,天人的群类,和世界上的种种生物。梵的自性有两面,第一,可以始终保存本体的本位。第二,成长做成一个生涯的人我。换言之,一面有力气组织成人我的身体(似肉体的);另一面又变做一个性命的力气,进而成为有情物的命(类灵魂的)。肉体的局部,有五种风与三德,五种风相似道家所谓的气机,有呼、吸、介风、去世风、消化风等。三德就是喜、忧、暗。梵我被肉体和心识所包抄,不得解脱,犹如禁闭在牢狱中一样,它水远在心脏内底的小空处。永久禁闭着我的有关机能,即是赌气(呼吸)根、意等作用。眼、耳、鼻、舌、皮,名为知根,是认识的泉源。手、足、舌、排泄器官、生殖器官等,名为根,足意志的泉源。中间联络的主管,就是意。醒时,由五风与根等,全体都在活动。梦时,只是五风和意在活动。睡眠时,意也休止,只有五风在活动。觉位,即是解脱的境界,正是那个无喜、无忧、无痛楚、无快活的梵我的欢喜地。(3)、轮回与解脱人我有情的命运,只有两条路。一是,随着现象在连续变革,即是轮回。二是,返还到大梵的本位,即是解脱。有情界不克解脱,便都有天、地、空三界中轮回五道四生。五道,即是:天道、祖道、人道、兽道和地狱道。四生,即是:胎、卵、湿、化四类性命。《奧义书》最终的目的,就是求得解脱,脱离罪恶和懊恼,就是悟得人性中唯一不二的梵净。人之所以不克还到梵净,是因为无明的障碍,反之,明了就可觉得梵净。人们怎样才可以返还梵净呢?只有修习禅定和瑜伽,抑制感想和表象的活动,念诵梵的表征唵(嗡)字的密语(密咒),念念相续,就可以渐渐操纵身心,进入真净的梵我和大梵重新合一不二的境界。现象界的轮回也可以分为三条道路:第一,一个别如果恭谨如仪的从事祭祀,去世后便能由天道而生于太阳的世界,回归于梵,获得永恒的幸福。第二,一个别如不克恭谨如仪的行祭祀,去世后则经由祖道生于月的世界,转生为人。第三,行恶者则生于第三道——兽道或地狱道。这一业与轮回的理论,后来被释教加以融摄,并转变了其内容。综观印度的宗教哲学,由《吠陀》经典到《净行书》,再变而为《奧义书》,探讨宇宙人生的态度与办法,越来越严密,內容也逐渐充足而包含渊博,但《奧义书》的思想,抵牾百出,仍然不克跳出婆罗门教的规模。(二)、在释教出生时,卖时的文化思想状况卖时的文化思想情形是:卖时是一个邪说充斥、思想纷乱的时期。追求真谛的精神,也是人类潜在的欲望,于是追求真谛的各派哲学便从“宗教哲学”中脱颖而出,在释迦牟尼创建释教的前后期间,各派哲学纷纭独立,都自有它的哲学系统,和思想组织的系统。凭据一般研讨印度哲学的习惯,都称它们为“正统六派、异宗三派”。所谓“正统六派”,指数论、瑜伽、胜论、正理、弥曼差、吠檀多派。这六派仍然认可《吠陀》以来哲学的威信,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正统派”。所谓“异宗三派”:指释教、耆那教、顺世派。这三宗是“横竖统”,不认可吠陀思想的威信。 “正统六派”的大要内容如下: 1、数论派。数论派的世界观是二元论,说宇宙的根元,有物质原理的自性,与精神原理的神我,由这两种的成长,而用大我慢、五知根、五作根、心根、五唯、五大、二十三谛等来解释种种现象。数论派的哲学,首先即是断定这个现实世界,清苦无乐,要求解脱,必需先懂得苦因,但它认为生天、祭祀、祈祷等办法,并非究竟解脱。这个世间,为三苦所逼:(1)、依内苦,包含病苦(风、热、痰等)和心苦(可爱分辨、怨憎聚会、所求不得、有生就苦)。(2)、依外苦,不克解脱物质世界的伤害等。(3)、依天苦,不克脱离自然界的约束等。引用网址:http://ltsmjs.spaces.live.com 如果想懂得更多情形,请到上面的网址察看。 ----------------已奖励10/10/10,by 多旧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