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历史舞台,说起来就是毛泽东和蒋介石两个人的PK台。
曾国藩
人们常说,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此话不虚。这就是大历史。
然而,20世纪的历史舞台,说起来其实又是一个两个人的PK台。这个PK台上的焦点就是曾国藩。20世纪的两个历史巨人之间的PK,就是围绕着曾国藩这个人来展开的。这是小历史。或者说是历史的幕后。
这两个20世纪历史巨人就是毛泽东、蒋介石,他们的一个很明显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对曾国藩充满了服膺、崇拜。
毛泽东,当之无愧的历史巨人。他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与曾国藩老家湘乡相距不过几十里。毛泽东的祖上有不少人参加过湘军,并且立有战功。在毛氏宗祠的神龛上还摆着一本《曾文正公家书》,可见,毛氏一家对曾国藩的崇拜之情。
毛泽东的外婆家也是在湘乡。他的母亲文七妹就是湘乡人。毛泽东童年时期常住在外祖父家。毛泽东少年时期就是在湘乡东山学堂里度过了他的早年求学生涯。东山学堂就是曾国藩等人创办的。后来,毛泽东多次说起“没有东山学堂,我就不可能走到长沙,如果走不到长沙,我就更不可能走向全国”。从中可见毛泽东对东山学堂和曾国藩等先贤充满了感念之情。
后来,毛泽东来到湖南一师,在这里,他碰上了一个名叫杨昌济的先生。这位老先生是一位大儒,他也是曾国藩的“粉丝”,一些研究湖湘文化的学者把湖湘文化的道统这样描述:王船山——曾国藩——杨昌济——毛泽东。
毛泽东现今保留下来的唯一的一本读书笔记,叫《讲堂录》,内中就记载了大量的有关曾国藩的语录,特别是杨昌济先生给毛泽东他们讲课时的提问、考试的题目,内中又有大量的内容涉及曾国藩。
毛泽东曾经也从蔡锷编辑的《曾胡治兵语录》中吸取爱民、爱兵、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教育)的精华。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1945年八路军山东军区重印出版。
这就难怪毛泽东对曾国藩的评价是那么地高。“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除了“独服”二字外,毛泽东在这里用“收拾”二字,表明了他对洪秀全的态度是极近鄙视的。
后来,毛泽东对曾国藩的评价并没有改变多少,尽管他晚年又称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这依然可以看作是毛泽东对曾国藩的褒扬,只不过此时的毛泽东是用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待曾国藩了。
但是,为什么毛泽东后来却要把洪秀全及其领导的太平天国抬高到“农民革命”的高度呢?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分析。
蒋介石同样算得上是20世纪的一位历史巨人。他是完完全全把曾国藩奉为圣人的。
蒋介石在分析太平军失败的原因时说:
满清之所以中兴,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者,盖非人才消长之故,而实德业隆替之征也。彼洪杨石李陈韦之才略,岂不能比拟于曾胡左李之清臣?然而曾氏标榜道德,力体躬行,以为一世倡,其结果竟给变易风俗,挽回颓靡。吾姑不问其当时应变之手段,思想之新旧,成败之过程如何,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盖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蒋介石还要求“我们高级将领必须认清历史,效法曾胡”。他认为:
“曾胡之所以成功,除上面所说能忍耐之外,就是在‘拙’与‘和’二字。曾文正公说:湘军之所以无敌者,全赖彼此相顾,彼此相救,虽平白积怨深仇,临阵仍彼此照顾,虽上午口角参商,下午仍彼此相援。又说:‘功不独居,罪不推诿’,而能‘以平恕待人,和衷共济’,这就是‘和’的精神,能‘和’才能协同,能持久,能愈战愈强,转败为胜。‘拙’就是不取巧的意思,亦就是实而不虚,诚而不俘的意思。像曾文正公所说的:‘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苟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赴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胜,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即是此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