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中国人,可能没去过鼎鼎大名的Whole Foods,不知道Trade Joe's里到底卖点啥,却决没有可能没去过中国店。传统的留学生抵美第一目的地,就是附近的中国食品杂货店。没办法,谁让咱们有枚固执的中国胃呢?顿顿炸鸡烤肉大龙虾,也抵不上一碗榨菜肉丝面。难怪学长教育我们说:不知道当地的中国店店门往哪开,就不算在美国战斗过。
美国的中国店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在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等华人聚集的大城市,中国超市规模大,种类多,流动快,上到花椒孜然茴香大料,下到百雀灵檀香皂塑料绳,无不具备。不论在网上看到了什么食谱,都不用担心原料和调料的问题,在这些超市里都可以买到──当然,物离乡贵,价格辣手,是美金版的人民币价位:一块人民币的米醋卖一块美金,老干妈三块美金一罐,仍旧供不应求。
如果你住在“兔子不拉屎”的美国中西部小镇,也不必担心缺少中国酱油问题。当然这些中国店的规模就要小得多了──虽然也会大言不惭地称自己为“某某大卖场”,但按规模只能称其为上海人口中的“烟纸店”。老板每周到就近的大城市上一次货,所以熟悉的顾客都知道哪一天店里会来新鲜蔬菜。会做生意的老板还会给顾客代买,你把想要的食品的名字数量告诉他,他下次上货时会给你带回来,如果这种东西许多人都要,他就会多进一些当成常规货物。
说起来,美国的中国店基本上都是越南华人开的,因为上个世纪70年代北美收留了大批越南难民,他们在人数上占了优势,店里的东西绝对是越南食品当家,像他们居家旅行必备的调料“鱼露”,北方人根本不知道拿来干什么用;一般店里还会有台湾货,台湾留学生在从70年代开始在北美落地生根……现在大陆来的移民越来越多了,杂货店里大陆食品的比例也在逐渐扩大,元宵节的汤团,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只要你想得到,美国的进口法允许,都能在中国店里买到。
可是,即使中国店这样“无所不能”,初来匝到的中国学生还是会忍不住有“当头一闷棍”的感觉──怎么说中国店在美国都属于“非主流”,那规模再大,还是比不上上海家门口的“家乐福”和“华联”。有次我给大学同学看我们在中国店买菜玩时拍的照片,她很惊讶地看着这个咪咪小的店面,讶异我们是怎么在异国做出中国风味的四菜一汤的。我估计她心里在想,唉,如此小店,不出国也罢。其实这个世界哪有天堂呢,无论在哪生活都各有利弊,唯一的不同是看我们的眼睛盯在哪里而已──看好的一面,我们就有“万能的中国店”。
|